既是家事 更是国事——全国政协委员段青英谈有关托育提案
“2024年我国托育服务县级覆盖率达到98.5%,托位数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20%,普惠托育服务更加优质、可及、便捷。”这是7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京举行的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中公布的数据。
而就在25天前的6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幼有所育”始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指标纳入20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提出由2020年1.8个提高到2025年4.5个。
“托育服务既是家事,更是国事,推动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主委段青英长期关注普惠托育工作,“聚焦人口资源领域履职建言是农工党界别特色之一,身为农工党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始终把围绕加强人口发展战略议政建言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关注到托育服务,还要从一年多前的一次研讨会说起。”段青英娓娓道来。
2023年11月,由农工党中央、中国老龄协会、山东省政协联合主办,农工党山东省委会承办的第六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会上,我负责主持主旨报告,因此有了与众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深度碰撞研讨的机会,给我带来很多启发,也带来更深思考。”
要怎样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新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托育服务事业未来应从哪些方面发力?为什么托育服务需求难以转化为托育服务?怎么才能破解?……
“当时,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矛盾现象,就是托育服务高需求与低托育率的共存。”段青英告诉记者,当时我国婴幼儿入托率仅为6%,这一方面是受经济社会发展及传统育儿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滞后、供给不足的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段青英先后深入到济南、东营、淄博多地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公办幼儿园进行调研走访。
“平时工作忙,生了孩子没人带。”“想让老人帮忙带娃,又怕带不好。”“也问过一些托育机构,要么价格太贵,要么不太规范。”……
“走访中,我与送托家长、托育从业者们面对面交流,了解普惠托育服务的难点堵点和痛点。”经过深入调研,段青英认为,当前,托育服务诉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正在从“有得托”向“托得好”转变。
“普惠托育机构的就近、安全、师资、专业、价格,是家长们最为看重的属性。”段青英感叹,“家长们热切的话语,表达着对普惠托育的期待,更成为我把问题研究清楚、把建议提得更精准的动力。”
2024年元旦上班第一天,段青英又出发了。她带队走进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同他们一道开展托育服务课题对口联系调研座谈。
“座谈会上,省卫健委主要负责同志和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医政医管处等业务处室同志给我们介绍了山东省托育服务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安排,为我们进一步梳理普惠托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破解之道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在这些调研座谈的基础上,段青英撰写了《关于打造中国化托育服务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提案建议要注重规划引领,扩大服务供给,使需托者“托得到”;坚持普惠优先,强化政策保障,使想托者“托得起”;明确服务标准,推进监管协同,使愿托者“托得安”;加强科学指导,提升服务水平,使入托者“托得好”……
让段青英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5月,全国政协召开“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协商会,她应邀参会并作《多渠道供给,推动实现“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口头发言。
发言中,围绕如何增加供给,让托育服务“普”起来,段青英提出了三个“渠道”建议:社区资源“外延”、学前教育资源“下延”、企事业单位社会责任“内延”。
事有先后,用有缓急。在段青英看来,2—3岁年龄段的照护服务是普惠托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应当优先解决2—3岁婴幼儿家庭的托育需求,将目前幼儿园入学时间前移1年,把2—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纳入普惠性幼儿园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公办、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接收低龄幼儿入园。”
会后,段青英围绕提高婴幼儿托育率开展专题研究,向全国政协提交《科学制定目标,多措并举提高婴幼儿托育率》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出的“科学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托育率目标”“把2—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让托育理念走向大众,切实提升婴幼儿托育率”等意见建议,经转化被全国政协《政协信息》单篇采用。
调研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2025年全国两会前,段青英继续聚焦“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精心做准备。在农工党界别协商会上,她作了题为《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口头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委员好评。
两年多来,从精准选题把握实质到全面调研深挖痛点,从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到共同破局探寻良策,从深入协商凝聚共识再到务实建言推动落实……
“这件提案从提出到办复的过程,是各级政协委员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缩影,也是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格局持续优化升级、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缩影。”
让段青英备受鼓舞的是,提案中的一些建议逐渐变成一个个务实举措: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为构建就业、社保、税收等支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7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幼儿园、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积极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
自2025年1月1日起,国家给予3岁以下宝宝家庭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福利;各地区正纷纷出台具体实施细则;2025年全国预计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重新燃起的生育希望。”段青英笑意盈盈,她又开始着手准备新的调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