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频道>> 委员风采

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

2025-04-02 15:28:25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7期 孙芸辉我有话说
0

  “我就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的语气充满自豪。如此有底气,在于他近30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教育领域的开拓创新、深耕细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何清湖看来,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教育,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有助于打通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守护广大基层群众的健康。

  探索之路——“摸着石头过河”

  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设置为一门新学科,但专业课程如何设置、如何发展,没有先例,也没有规范的标准。对此,专家的意见也并不统一。在争议和迷茫中,当时只有30多岁的何清湖愈发坚定,要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之路。

  在何清湖的积极推动下,2005年,我国第1版中西医结合规范教材正式编纂出版,随后他又主持策划了我国第1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行业规划教材第2阶段的基础课程教材编纂工作,中西医结合的教材体系逐渐构建起来。

  2003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办学。随后,何清湖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负责筹办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逐渐发展完善。

  令何清湖感到欣慰的是,2012年,教育部明确把“中西医临床医学”作为国家教育本科专业,何清湖牵头参与了目录制定,这也成了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的“加速器”,让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

  如今,全国已有50多所院校被批准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体系以及教学师资已较为完备。

  据何清湖介绍,目前国家已经启动建设中西医结合的“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工作联盟已成立,北京协和医院、瑞金医院、华西医院等62家知名大型医院作为“旗舰”医院,正带头构建中西医协同发展新生态。

  中西医结合教育从零散走向规模、规范,何清湖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在他看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主要特点就是“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他希望能够把中西医两种医学在诊断治疗方面进行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最大化,尤其在预防保健、健康教育、防治未病、社区医疗、康复等方面,发挥优势。

  教育理念——“尊重医学教育规律”

  “两个基础,一个临床”,何清湖常挂在嘴边,“也就是在五年的本科教学中,系统教授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而临床课程则是中、西医结合在一起讲。”

  “系统学习‘两个基础’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一个临床’能充分反映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的现状,体现中西医临床结合的特色与优势。”何清湖介绍。

  他倡导,本科人才培养“三个回归”——回归人文、回归基础、回归临床。回归人文,即培养医生的人文精神;回归基础,即注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回归临床,即提高临床能力。

  “尊重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一直是何清湖的坚定信念。他认为,本科阶段的教育不宜拔苗助长,过分强调创新,打好基础才是重中之重。

  医学,是一项终身教育。何清湖鼓励学生在打好基础后继续深造、进修,“病人其实是最好的老师,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何清湖非常认同孔子的教育理念,他始终强调,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补足短板——“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补足基层医疗‘短板’,提高基层服务水平,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亟须重点解决的难点。”何清湖认为,基层要承担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等在内的“六位一体”任务,不仅要注重疾病的医治与护理,更要着力于预防、保健、康复工作,从而提升百姓健康水平;同时致力健康教育,从健康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帮助老百姓树立基本的健康认识。

  何清湖在调研中发现,基层老百姓对中医药诊疗服务的需求非常大,但是目前基层医疗很难满足“六位一体”的任务。为此,他提出,要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基层其实更需要全科医生,要做到‘无病擅防、小病擅治、大病擅识、重病擅转、慢病擅管’,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

  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何清湖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各级政府应把基层医生培训列入重点支持项目,为基层医生进行系统性培训给予政策以及经费支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夯实运行基础,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学校牵头、医院参与”的协同运行机制。

  何清湖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生培训的支持力度,为建立系统性基层医生培训体系提供制度保障。“要留得人才,把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与职称评选、绩效考核以及医院评级、经费投入等挂钩。”

  针对基层全科医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何清湖提出,在教育上,应着力打造进阶式课程体系,有效覆盖基层医生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解决职业发展道路中的实际问题,并将“培训—考核—再培训—再考核”的职后继续教育模式贯穿基层医生整个职业生涯。

  “构建基层医疗全科医学的培养体系,打造中国式的全科医学培养体系,需要相应的培训教材和课程建设。”何清湖从专业角度出发认为,要构建适用于基层医生的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及其教材、著作,其中要涵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并且依托教材开发基层医生线上培训课程以及培训体系。

  “只有基层医生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全科诊疗的能力,有中西医结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何清湖笑着说,“这样才能有越来越多的‘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