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频道>> 大家名家

全国政协委员魏新:小“蒸碗”里有“大文章”

2023-03-17 08:29:4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所有的‘非遗’一开始都是来自生活,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山东省青联副主席魏新看来,非遗不应该像文物一样放在博物馆里,“比如说美食类非遗,应该回归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消费,就是对其最好的传承和弘扬!”

  作为长期生活在济南的曹县人,魏新心里始终对家乡的年菜“蒸碗”念念不忘。“‘蒸碗’的味道,是故乡冬天的味道,是老家过年的味道。每一碗一个味道,每一碗一种情怀。”魏新说,年节最难忘的部分,一定是与亲人和故乡有关的。

  这些年,老家的“蒸碗”在味道和包装上进行了一次次升级和调整,也斩获了诸多殊荣。最让魏新感到欣慰的是,老家的“蒸碗”技艺还成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解了诸多游子胃里的乡愁。

  “记忆里,老家过年走亲戚,喝酒是喝酒,吃饭是吃饭。喝酒时上炒菜,吃饭时不管菜有多少,一盘盘全撤下,然后上‘蒸儿’……”魏新告诉记者,“蒸儿”就是“蒸碗”,上四个、六个或是八个,有许多种花样:蒸羊肉、蒸牛肉、蒸鸡、蒸鱼等等。

  “‘蒸儿’不是清蒸,更准确地说是‘重蒸’,有重重工序,大体是将要蒸的食材切块,稍微腌制一下,挂糊,放油锅里炸好,捞出再放进碗里,加少许盐、葱姜、汤汁和调味料,放在蒸笼里蒸透,扣在盘子里,便是可以享用的美味了。”

  比起别的菜,“蒸碗”的滋味儿最浓最足。每块肉要经过腌、炸、蒸的重重工序,哪方面都不能含糊。魏新介绍,关于“蒸碗”的做法,并没有可以参考的食谱,家家都是不断积累摸索出的经验。“所以,每一家的‘蒸碗’,味道都不同。过年一圈亲戚走下来,谁家‘蒸碗’好坏,每个人肚子里都有数。”魏新说道。

  诸多“蒸碗”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是“蒸甜米”。“甜米是用江米做的,加上红枣和山药片一起上锅蒸……”魏新说,红枣在碗底扣过来,在盘子上就像一朵盛开的玫瑰花。再撒上些白糖,仿佛花瓣上晶莹的露水……

  魏新介绍,自己情有独钟的蒸素鸡,通常是用猪肉剁成馅儿,炸成一个饼的形状,再用刀切成半指厚薄片的一种食物。素鸡之所以叫素鸡,这跟山东人的传统年节礼密切相关。客人到家里,主人要有鸡有鱼,才算成席,尤其是过年,必须“吉庆有余”。没有鱼,用木头刻一个,也要摆在桌子上,还在上面正经撒点香菜和葱丝,应景那句“年年有余”;若没有鸡,就用面粉做一个,摆上桌,也算是有鸡了,应景那句“大吉大利”。

  后来,日子好一些,面粉里掺点肉,素鸡虽然不素了,还叫素鸡。如今条件都好了,素鸡基本上全是肉的,掺点馍糁子,是为了不那么腻,再加点面粉,也只是为了定型。

  “素鸡不是鸡,类似于四喜丸子,放在碗里蒸好了,外黄里白,咸香无比,就着个白面馒头,我足足能吃一碗……”魏新感慨地说。

  “现在看来,这算是最早的预制菜。”如追溯“蒸碗”的诞生,魏新认为是受当时当地的生活条件使然。“没有新鲜蔬菜、肉蛋,没有冰箱储存,没有那么多方便、快捷的厨具,年要过,客人要招待,于是提前做好适合存放的蒸碗,客人来了,一会儿工夫,就能端出几个‘蒸碗’来吃。”魏新说,蒸碗里有浓浓的亲情,有热腾腾的年味儿。

  现如今,过年在家做“蒸碗”的比过去少了很多,通常人们只简单做几样有个代表,但味道似乎总差了点。

  “‘蒸碗’最不可复制的,就是要用大地锅和大蒸笼,一层一层把不同品种的‘蒸碗’放在一起蒸,让各种食材、香料的香气在笼子里互相浸透,牛肉有羊肉的香味,羊肉也带着鸡肉的香味,鸡肉有糯米的香味,蒸出来的‘蒸碗’才有‘蒸儿’的香味。甚至,每一层放什么‘蒸碗’,都影响着‘蒸碗’最终呈现的品质。”魏新直言,看似简单的“蒸碗”里实则有“大文章”。

  “不管是我老家的‘蒸碗’,还是其他各地的特色美食,这种‘舌尖上的非遗’要想‘做大’和‘走得更远’,一要保持它的特色,二要严控它的质量,三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才能够不被淘汰,越做越好。”魏新说。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