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频道>> 要闻

殷强:打开“窗口”看“京”彩

2022-02-15 09:46: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亦凡

  殷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研究》课题组组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第一次采访殷强委员是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研究》课题组组长,毫不意外,殷强建言的关键词依旧是冬奥会。

  彼时,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不足一个月,“后冬奥时代”成为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提及的“高频词”。殷强也就如何利用好“冬奥遗产”、推动北京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建议。

  在私下交谈时,殷强直言,自己并不喜欢“冬奥遗产”这个说法,不够严谨。“一说遗产,似乎这个人或者事物已经消亡了。但即使冬奥会、冬残奥会结束了,场馆以及无差别化的社会公共设施还是会继续得到利用和延续,北京冬奥会的故事也会一直讲下去。”

  这种“抠字眼”的求实与认真出现在殷强身上并不意外,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强对于如何利用好北京冬奥会这张国际名片,讲好北京冬奥会的国际故事、拓展中国的公共外交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 用影像告诉世界

  提到冬奥会,你会想到什么?是极具观赏性的冰雪项目?还是运动员们在竞技场上矫健的身姿?抑或是开幕式上激动人心的演出?采访刚开始,殷强便抛出了一连串问题。

  可能是出于平日里的教学习惯,对于“如何在国际上讲好冬奥故事”这个大题目,他引导记者抽丝剥茧地分析起来:“想到的这些,是不是都是直观的影像画面?”

  确实,具有冲击力的影像画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媒介形式的不断发展,不仅改变了影像传播方式,也对冬奥会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殷强看来,影像是解开冬奥会国际传播这道题的关键。

  “和文字相比,以视频、图像等为载体的影像传播能够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阻隔,通过新媒体真正意义上实现冬奥会的国际传播。”殷强长期从事视觉静、动态影像传播学科研究,更是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但鲜有人知,殷强进入此领域,是一次尺度较大的“跨界”:他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与影像“结缘”则是出于偶然。

  “我的祖父和父母、姐姐都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大学时我也自然地成了医学生。”殷强记得,一次在进行医学标本研究时,他用相机拍摄了标本,被图像固化和放大的标本纹理清晰、色彩斑斓,展示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微观世界。他被深深吸引住,也喜欢上这种影像记录的方式。

  在学习之余,殷强从医学摄影开始,又尝试了新闻摄影、自然生态纪实摄影,就此,他这个“不务正业”的小爱好,发展成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和事业。

  1990年北京亚运会结束后,殷强以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前往日本。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他参与举办了多次大型摄影展览,以图片、美术作品等视觉传播的方式展示、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后新的社会情境与国人的精神风貌,引起了外媒的热烈反响。

  在国际上开展跨文化的影像传播有多么重要?殷强积累了切身体会,他决定朝着自己的梦想再迈出一步:攻读全日制大众传播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国外学习工作的这段时期,给殷强的人生中绘下了重彩一笔。他把媒介研究和传播业务实践结合起来,带上采访设备跑遍了世界各地。从地震、海啸灾区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南极洲、北极圈自然生态与人类文化学影像考察,十数年间,作为现场报道的记者,他的底片与磁带上记录了从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大典仪式采访到探访分布在世界很多城市的中华街,也记录了发生在世界上的火山喷发、泥石流、台风带给人类的自然灾害和核泄漏事故等人为灾难的现场纪实。这些成了他日后研究视觉报道的第一手资料。

  2000年末,他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到北京工作。成为大学教师后,他依然注重在信息报道的第一线考察研究,见证了几十年来媒介技术、报道形式和传播观念的变革。

  “更直观、更方便、更具优势!”殷强深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无数精彩的影像将搭载着新的技术和平台“飞”向世界每一个角落。

  ■ 冬奥会国际传播的海外力量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北京奥组委共同决定由中国人民大学于2006年招收两个班共4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奥运报道方向、奥运摄影方向硕士研究生。

  自此,承担“教书育人”任务的殷强与北京冬奥会的缘分又进了一步。殷强受学校委派从设计培养计划入手,根据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兼顾北京奥组委需求,对课程设置适应于奥运国际传播业务需要作了相应的调整,组织专业师资,聘请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方面专家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共同担任授课教师,并带领、指导研究生直接服务北京奥组委国际新闻工作。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人大新闻学院冬奥运新闻传播方向研究生班的不少研究生正活跃在北京冬奥会各场馆中。

  此时,带领科研团队开启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研究已两年多的殷强,对于如何利用好北京冬奥会这一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奥运会如果关起门来举办,那就相当于是在自家院子里举办体育比赛。”殷强认为,奥运会能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离不开全球媒体的报道。而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要讲好冬奥故事,把冬奥会作为我国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用合适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媒体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我们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和1万多家华侨华文媒体,这些都是能够讲述中国故事的海外力量。”殷强说。

  当地时间2021年11月7日,为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由美国华盛顿州北京同乡会举办,美国华盛顿州的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和当地民众参与的象征性火炬传递活动在大西雅图百威市(贝尔维优)举行。

  殷强隔着屏幕看到热火朝天的活动现场,内心激动不已。他也在手记中记录下这场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同时,各民族之间开展跨文化友好交流增进理解互信与相互尊重,践行奥林匹克宪章的精神。”

  ■ 把委员履职当作学术研究来做

  每个人与奥运的缘分都妙不可言,每个人都在快乐地书写“京”彩,从2008年到2022年,从北京到北京,五环见证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成长,也向世界传递对冰雪盛会的热情与期盼。正如殷强多年如一日对于北京冬奥会倾注的心血。

  而他的关注,早已不局限于他所研究的课题,还多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为冬奥发声建言。

  “我是把委员履职当作学术研究来做的。”殷强说道。研究,离不开充分的调研、考察、讨论。为了做好冬奥会的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殷强奔走于北京、河北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地进行调研和考察。他还启动了一批“后奥运”课题研究,为解决“后冬奥”时代如何推动区域经济未来发展、雪场赛后如何利用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对资源、设施、优势等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区域的发展定位、规模、特色、服务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殷强还持续关注社会民生热点。对于首都交通问题,他不仅开展了详细的调研、访谈、抽样分析等研究,还翻译整理国外资料以及自己在国外采访时的交通影像,提供给地铁、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为交通改善提交了多件精准的提案。

  “在更高层面,体育与健康其实同属一个领域方向。”对于当下的养老问题,殷强通过调研发现,养老护理员存在大量缺口。为此,他写了建立护理员节的提案,建议调整大学专业,加大老年护理员专业和婴幼儿护理员专业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护理需求。

  多年的履职经历让殷强认识到,政协是连接社会、党和政府之间重要的桥梁纽带,政协委员需要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帮助老百姓解决具体困难的同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提案建议,通过履职方式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发挥一名学者的优势,利用政协履职的平台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让提案建言的质量更高、更精准,能够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委员履职的根本。”殷强说。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