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爱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用热爱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郑晓龙讲述《功勋》创作过程
郑晓龙
电视剧《功勋》海报
口述/郑晓龙 采访整理/本报记者 郭海瑾
■编者按:
10月21日,电视剧《功勋》结束了首轮播出。《功勋》用不同的叙事风格讲述了8位功勋人物人生中最精彩的故事。电视剧播出期间感动了无数人,豆瓣评分一度跃升到9.1,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剧总导演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郑晓龙。日前,记者采访了郑晓龙委员,请他讲述拍摄《功勋》的前前后后。
一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8位国家勋章获得者授予“共和国勋章”。
随后,在这一年的10月,我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接到创作任务。如今,已整整两年。
回想两年前,第一次面对这样一道“命题作文”,或者称为主题创作,我完全是没有信心的。一是因为以我之前的创作经验而言,一般主题创作、宏大叙事的影视剧,要想拍得好、传得开,是不容易的;二是因为这次创作的对象是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真人真事,能创作的空间有多少我在当时想象不出来;三是这8位功勋人物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是老百姓不太了解的,比如核物理、核潜艇、航天、农业育种科技等等,让老百姓看懂都不容易,更别说感兴趣了。说实话,这样的故事,做一个都不敢保证能成功,还同时要做8个,难度可想而知。
回到家后,我便开始翻看8位功勋人物的相关资料,也许我们这一代人都有很强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结或其他什么原因,我看着看着,慢慢与这些功勋人物产生了共情,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甚至一些功勋人物的艺术形象开始在脑海里鲜活起来,我渐渐找到感觉,也有了拍摄的愿望和创作的念头。就这样,我下决心接下这个创作任务,接受挑战。
二
决定开始创作,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创作方向。每个功勋人物一生中都做过很多事情,写什么?不写什么?每个人物6集的篇幅需要讲什么?根据什么进行素材提取?于是,我们回到源头,深刻领悟党和国家颁发“共和国勋章”背后的深意。虽然大家各自的理解和想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都很认同:表彰功勋,是要为大众树榜样,为国家立精神。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找到了创作的思路,也就找到了切入点。那就是,要写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
有些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容易辨识,比如屠呦呦、于敏、黄旭华、孙家栋,他们的不凡成就举世瞩目。
可是,有些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不那么好辨识。比如申纪兰,大家都知道她是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是新中国倡导和践行男女“同工同酬”第一人。为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她改变了历史,这就是她的高光时刻。再比如李延年,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边境防卫作战等大小战斗20多次。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部队坚守住346.6高地,是李延年经历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也被其称为“一生最难忘的战斗”。这是为停战谈判赢得的决定性一仗,这就是他的高光时刻。而张富清呢?虽然也获得过很多军功,但是他60多年深藏功名,从来不因战功向组织伸手提条件、要待遇,这也正是他的高光时刻!
此外,我们还必须找到每个功勋人物的职业特点、性格特征和所处时代的不同,这样才能创作出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功勋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再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精神贯穿整个作品。作为基调,我们的创作就找到了方向,并且有了取舍素材的依据。
在创作中,我们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真实,便是创作的核心要求。
谈到真实,除了我一向强调的细节真实,比如服装、道具、场景这些都要尽力还原外,还要求要有时代的真实感,人物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都要努力还原当时的历史年代,哪怕是一些虚构的情节,也必须是符合功勋人物的主要精神以及以人物自身特点为依据有可能发生的剧情,不刻意拔高,不喊空洞口号,不搞伪激情,既要写出不平凡人的平凡,也要写出平凡人的不平凡。我跟每个导演编剧确定,在创作中,要努力去抓住每个功勋人物的精神内核,着重塑造好人物,写好人物的成长,一定要让观众觉得功勋人物也是血肉之躯的平凡人,只是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此外,在制作上还必须得讲究,要在故事讲述和视觉呈现上,也是一部高品质的作品。
其实,作为在《功勋》这个主题项目下的单元剧,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概念,就是这部作品的呈现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各自的风格。所谓整体性,就是以现实主义原则创作内容以及统一的片头设计。所谓不同的风格样式,就是发挥各组主创的积极性,给各组主创留有足够独立的创作空间。参加《功勋》拍摄的各分组导演和编剧都是我们国家这些年电视剧行业中的翘楚,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创作人员。每个创作人员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就能呈现出不同功勋分组故事的新鲜感。另外,各组去深入采访、调研、构思故事时,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和创作冲动,而这样拍出来的片子也会更加引起观众的兴趣。
三
说到参加《功勋》拍摄的各分组导演、编剧以及演员,我们也有一定的原则。
在分组导演的选择上,国家广电总局指定了一部分,我推荐了一部分。整体而言,导演组覆盖多个年龄层,有男性有女性。之后再由导演们各自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编剧以及制片。
演员的挑选也格外慎重。国家广电总局当时给定了四条标准:一是德艺双馨,二是形神兼备,三是演技高超,四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其实,在演员问题上没有做过太多纠结,反而是编剧的采风与创作经历了一番波折。
因为功勋人物们的年纪都较大,几乎都在90岁以上,他们的精力不足以应对长时间的采访,而且他们很少提自己的事迹,总是强调集体的力量,还要我们把集体写进去。这是可想而知的。导演和编剧们为了获得一手资料,下了一番功夫。
在我确定拍摄屠呦呦这一功勋人物后,我邀请了我的夫人王小平来做编剧。一是因为她对屠老所从事的这项事业、所投入的这项工程熟悉。她从小在中国科学院长大,她的妈妈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创始人之一,该所是当年青蒿素研究的协作单位,她的同学、邻居都是做科研工作的。二是她对科研实验室熟悉。实验室里所用的一切她都了解。三是她对科学家的生活状态、专注精神熟悉。《屠呦呦的礼物》中有一个场景,是屠呦呦把孩子忘在了幼儿园,其实这也是她小时候的经历,很真实也很感人。四是接到《功勋》拍摄任务那一年,她妈妈去世了,但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她能写写科学家。综合这些情况,目前也只有她最合适。
然而,即使占据了很多优势,也还是有难度。因为屠哟哟本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她不喜欢交际,不喜欢太热闹的环境,她的关注点几乎全是工作。我记得采访她的同事,请他们说一下屠老的爱好,他们都跟我说,屠老的爱好就是做实验、埋头工作。单调的生活、重复的工作,如何从现实而来创作人物?但我们发现,专注、投入是屠呦呦的一大特点,她不同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也不同于人们想象中科研工作者的样子,这便让我们有了创作空间。所以,很幸运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人物,并让我们找到了如何表现她高光时刻的办法。
其实,在一开始确定演员的时候,我们就想到了周迅。我夫人便给她打电话问档期,周迅一听写的是屠呦呦,没看剧本就答应了。后来把初稿发给她,她一口气读完,说要演。她还说一直有种预感,自己要演一个戴眼镜的人,没想到不久电话就来了。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给定的四个标准,前三个周迅都符合,但还要经过屠呦呦的同意。可是屠老几乎不看电影,也不认识周迅。而屠老的女儿很喜欢周迅,并给她讲述了一番。屠呦呦便说,那就周迅,并且也认定周迅能演好。
周迅和屠呦呦是有些相像的,两人都不爱交际,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屠呦呦满心是实验,周迅的热情给了表演。为了塑造屠呦呦的形象,周迅不仅从外形上尽力靠近,一头短发,戴宽眼镜,穿棕色褂子、土灰色裤子,一手挽着手提包,微微驼着背,大步流星……更重要的是她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在了解屠呦呦的过程中,周迅也一次次被屠呦呦的精神所打动。其实,她们都是为热爱的事业付诸一切的人。
在《屠呦呦的礼物》中,周迅将一个朴实、执着、专注、投入的屠呦呦融在了角色中,演活了这一功勋人物。在电视剧播出过程中,我也收到很多好评。被观众喜欢,我们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