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频道>> 大图

赤子之心报家国

2021-06-23 10:07:22 来源: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0

扎根航空事业六十余载,姚志诚——

赤子之心报家国

  姚志诚在工作中。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

  姚志诚在查阅书籍资料。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姚志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1930年2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之后一直从事航空产品失效分析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劳动模范”称号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每天来到单位,看到‘金相室’这三个字,我心里就踏实了。”每天早上5点多,91岁的姚志诚都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步行来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理化测试中心金相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金相室承担了金属材料入厂验收和生产车间零件的金相检测分析以及飞机故障件的失效分析工作,行业内也将金相室的人称为金属材料的“内科大夫”。姚志诚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0多年,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航空事业。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年逾九旬的他依然用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攻克一个个难题,继续培养人才。

  “只要是航空事业需要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小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咱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飞机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中。”年少时,一颗航空报国的“种子”就在姚志诚的心里种下……

  1955年,姚志诚从浙江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毕业,随后进入国营112厂(今航空工业沈飞公司)理化测试中心冶金专业金相室。“我们金相室有两项重要职能:一项是金相检测,就是把关全厂所有加工车间金属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另一项是对故障件进行失效分析。”

  姚志诚入厂时,正值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时期,“那时候,我们室只有一间办公室、几张桌椅。三四个人围在一台二手金相显微镜旁进行工作,技术资料更是缺乏。”姚志诚回忆:他和同事们四处寻找资料,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用来购买技术资料和专业书籍。

  身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姚志诚从不摆架子,特别平易近人。一些本应是试验工完成的工作,他也一丝不苟地完成。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姚志诚常常用镊子夹着棉球,蘸着呛人的浓硫酸,一点一点地清理零件上的缺陷。镊子握得太久,手指变形弯不过来,他就咬着牙活动弯曲的手指,稍微缓解后继续工作。姚志诚从来不分分内分外,不管上班下班、白天黑夜,总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只要是航空事业需要的,都是我应该做的。”姚志诚说。

  “我想在攻克飞机制造材料难关方面,再尽一点微薄之力”

  金属材料的失效分析是金相室承担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工作。飞行故障原因可能涉及原材料冶炼、入厂试验、生产线、装配、试飞和外场故障等各种环节。因此,案例和经验积累非常重要。对于各类典型故障,姚志诚总是在问题解决后给问题零件拍照,将零件收集到陈列柜中,并完整地保存技术资料。

  截至目前,姚志诚收集整理的技术资料已有98包、300余万字,典型试样和缺陷标样达到400多件。姚志诚还精心手写目录,标注信息,以方便同事参考查阅。

  1971年,工厂技术人员发现,在某新型飞机上,由新材料制成的零件有冷脆倾向。有专家主张立即停止使用这一材料,并更换材料重新制造该零件。关于冷脆倾向是否会危及该零件安全性能,姚志诚做了一系列实验,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最后他断定,该新型材料在低温状态下虽然存在冷脆倾向,但依然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他的这一正确判断,不仅使工厂免遭了经济损失,而且为该新材料的应用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类似的事例,一桩桩,一件件,不胜枚举。在沈飞公司工作期间,姚志诚先后解决了上百项科研生产关键问题,为公司节约资金数百万元;撰写了200多篇论文和技术总结,其中有的被航空院校编入教材,有的被中科院金属所选用参加国际断裂力学会议交流。时至今日,姚志诚的科研工作依然在继续。他说:“在有生之年,我想在攻克飞机制造材料难关方面,再尽一点微薄之力。”

  “在最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

  客厅中一套又旧又小的沙发,卧室里一张不大的双人床……如今,姚志诚仍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的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公司想为他改善居住条件,被他婉言谢绝了。1990年2月退休后,他主动提出,不计报酬,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工作。“退休不退岗,能继续穿工装是我的心愿。”姚志诚说。

  2013年秋,姚志诚腿部意外骨折,大家前去看望。来到病房后,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老人正在病床上翻译关于“氢脆”问题的外文经典论著,译稿上写着绵绵密密的娟秀小字。“这本书是从英文翻译成俄文的,我没有找到原版书,要是能找到就太好了。”姚志诚说。

  “也有人劝我,退休了就不用每天都来上班。可是,在最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更是一种乐趣。”姚志诚说,“只要我头脑清楚,腿脚能走路,我就会来单位。我不要工资,我就喜欢一直在这里工作。”

  “在金相室,每个年轻人都研读过姚老编写的《失效分析案例汇编》,这是他整理归纳的自1956年以来业内具有代表性和技术价值的案例汇编。平时大家也非常愿意跟姚老待在一起,尤其是青年人,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姚老也有求必应,热心地帮助我们翻译资料、修改论文等。”理化测试中心金相室的年轻人代朋飞说。

  “我虽然年龄大了,但要继续研究、探索,给年轻人做个榜样。”姚志诚深情地说。

  记者手记

  事业需要 苦累无悔

  只要是祖国航空事业需要,再苦再累也无悔。

  在姚老的一生中,第一个30年,他投身航空事业努力储能蓄势,待机而发;第二个30年,他为航空事业执着奋斗,全力奉献;第三个30年,他为航空事业坚守初心,薪火相传。求知、传知、奉献,他的人生和航天事业紧紧相连……

  择一事,做一生,姚老以忠诚奉献的赤子之心,书写了一段航空报国的精彩故事。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