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守珍:打最难的仗,走最远的路
◆成守珍:
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副会长,第26届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
心言·心语
■初心
不少人都问过她:“都快60岁的人了,怎么还往‘前线’跑?”“国有难,召必至!我责无旁贷!”这股充满热血的表白就是成守珍的初心。
■榜样
每一天都是紧张且疲倦的,但新的一天,成守珍展现在人前的样子,总是精神抖擞。“我要给队员们做好榜样。”
■信念
“我们要有救人的心,还要有救人的能力。好的护士也能成为专家。”
6月30日,在广东省民主大楼二楼多功能厅,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小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
疫情并未结束,只是暂告一段落。一个瘦小的女性身影静静地坐在会议的列席座位上,面容平静地聆听着常委们的讨论。
他们讨论的每一条建议,都直指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这个议题。这位听会者内心并不平静,过去几个月的经历让她思绪万千,有千言万语想说。
她叫成守珍,是广东省政协委员,也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她刚刚结束援助塞尔维亚任务,休整回到广州。
一直在路上
庚子新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若非这场疫情,成守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高光”时刻,应该是1月14日广东省政协大会的“委员通道”。当时的她,正站在会场红毯上,为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声。
与平常洁白的护士装扮相去甚远,只见她一身利落的裙装,紫色的搭配更添了一份温柔、知性的美丽。不变的,是她轻柔的语调,还有那股岁月沉淀后的沉稳气质。
十天后,武汉封城,湖北告急!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高于一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接到通知,需派医疗队员前往武汉救援,58岁的成守珍第一时间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当时,医疗队的年龄上限是55岁,考虑到她的年龄和工作需要,医院领导说:“让年轻人先上吧。”成守珍精挑细选了第一批驰援武汉的护理人员,自己只好留下。
随着疫情的发展,前线持续告急!还需要大批的护士驰援,此时,成守珍再次请缨赴前线。2月7日,成守珍被任命为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她与医疗队队长、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一起,带领131名队员作为中山一院第三批医疗队,入鄂支援。
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广东医疗队里,成守珍是为数不多的“60后”之一。不少人都问过她:“都快60岁的人了,怎么还往‘前线’跑?”
“国有难,召必至!我责无旁贷!”这股充满热血的表白就是成守珍的初心,往大了说,是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担当,是一名护士的专业担当,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刚结束在武汉的紧张“战斗”,回到广州的成守珍甚至来不及休整,马上又得奔赴塞尔维亚进行医疗支援。
抵达塞尔维亚后,成守珍“一直在路上”。根据工作安排,专家们每天需要驱车到各地进行指导和交流,少则几十公里,多则几百公里,深入形形色色的传染病医院、老人院、福利院,还要奔波到边境乃至各个人群密集场所,查看洗手规范及分区布局等。
援塞期间,两批中国专家组实地走访了塞尔维亚全国22个疫情较严重城市,与84家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所进行技术交流,举办了25场培训,并开展103次技术指导。两国医护并肩奋斗82天后,塞尔维亚成为世界上重症率、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接续百余天的支援活动,让成守珍收获了数不清的赞誉,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做了一个护士应该做的事。”
发白如新雪
出于职业习惯的养成,成守珍的头发总是一丝不苟,她的衣服从来都是平整干净,脸上也常常带着浅浅的微笑。而每每看到她,跟她和煦的目光一交汇,就好像在航行中看到了灯塔般,健康的人被注入了欢愉,与疾病搏斗的人被注入了力量。
疫情的强传染性,使得穿好防护服成为队员们的重要一课。为了节省时间,许多女队员选择了剪掉长发。成守珍拿出了钻研护理难题的劲头,亲自上阵帮队员们剪发。在亲人般的相互照顾中,大家时不时地复习着防护服的穿脱流程……
除了充当“理发师”,成守珍每天还有操不完的心。只要见到队员,她就会叮嘱一句“注意防护,注意休息”。医护队员们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救别人于水火,也要提高免疫力,防范自己被沾染上病毒。
那些天,武汉的天气一直很冷。可队员们的心感温度却是暖暖的。“成主任不仅是我们的暖心‘Tony老师’,更是医疗队的‘定海神针’。”有的护士笑说。
白天奔走在抗疫一线,不放过患者病情变化的任何蛛丝马迹;晚上挑灯夜战,分析疑难病情,明确护理重点。在武汉奋战时,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休息时常常要靠安眠药入睡,成守珍也不例外。
每一天都是紧张且疲倦的,但新的一天,成守珍展现在人前的样子,总是精神抖擞。“我要给队员们做好榜样。”
3月,湖北的确诊病例逐步减少,一批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撤离,中山一院团队陆续接过湘雅医院、中山二院医疗队等接管病区的重症患者,成为攻坚的最后一支“中山医”队伍。
刚去武汉时,医疗队宿舍前面几棵树光秃秃的。离开武汉时,这些树已经是枝繁叶茂。冬去春来,到撤离的一刻,成守珍一直紧绷着“不麻痹,不侥幸,不松劲”的神经。
回抵广州后,前来接机的同事眼看着,分别仅61天的成守珍已是发白如雪,一个个都掉了眼泪。“在前线时,天天满脑子都是怎么救人,飞机落地广州的那一刻,才回想起当时的压力该有多大!”
出发援塞前,成守珍又特意把白头发染黑,她笑着说,“这样看起来更精神嘛。”
未寒且积薪
不打无准备的仗,是成守珍一贯的作风。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守珍敏锐觉察到,此次疫情一定需要护理人员冲到最前线。她迅速召开全院科、区护士长会议,部署及落实防控工作,倡议全院护长取消春节休假,全力抗疫。为确保“零感染”,中山一院护理部在短时间内采取多种形式、不分节假地培训了1200多人次。
2月13日,成守珍和医疗队队长朱庆棠、副队长罗益锋、护长李智英到病区进行常规查房。走进西一重症病房时,一名患者突然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
“立即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一场与新冠病毒“生死较量”的战斗打响了,所有人快速实施抢救,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通气、深静脉穿刺插管(CVC)、胃管置入……成守珍立刻接上从广东带来的密闭式吸痰管。所有操作一气呵成,动作干脆利落,病人的生命体征很快趋于平稳、血氧饱和度持续上升。医疗队成功地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抢”回来了。
这样的情形多次在病房里上演。
这种派上用场的“密闭式吸痰管”,出发去武汉前,成守珍坚持带了40支。“武汉同行看到我们带来了密闭式吸痰管时,很惊喜。”相较国内以往常用的开放式管道,密闭式吸痰管有助于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感染。
客观上,防护要求对施救提出了更高难度的挑战。身着笨拙的防护服,戴着多层手套,护目镜被雾气挡住……克服困难重重,无论是打针、插胃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还是难度更高的、需要多人通力合作的俯卧位插管,成守珍率领的护理团队都能一针见血、一次到位。
数据显示,从2月7日至4月7日,在武汉的61天里,成守珍和队友们一共救治患者246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比例超过90%。
支援期间,成守珍有个习惯,每10天写下工作总结。最初的一个月她这样总结:“第一个10天,把普通病房改造为收治重症的传染病房,救急救命;第二个10天,通过使用多种医疗设备,开展气管插管、血液滤过等多项技术,为患者提供高级生命支持;第三个10天,除了继续抢救,还开始了阶段性总结,梳理各种临床经验、流程规范……”这些经验后来也被她带到了塞尔维亚。
当5月3日成守珍作为第二批援塞专家再次出发,她携带着四本宝贵的英文手册。这是成守珍把在武汉的护理经验迅速翻译制作的英文手册,用于传授、交流、分享、指导。
提灯照世人
白衣是成守珍的盔甲,包裹在盔甲下的,是一颗温暖世人的心。
1978年,16岁的成守珍成为了南京市第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一名学生。“那会儿年龄小,根本不知道护士是干什么的。”护士工作的琐碎、繁忙、辛苦和压力,是成守珍在上卫校之前始料未及的。
“学一行,就爱一行,既然学了护士,就干下去吧,别跟自己为难,什么事情都得有人做。人要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有一次看《纪念白求恩》,成守珍就想,做护士也是治病救人,努力将它干好,也是很了不起。
1995年,成守珍调入中山一院。当医院的内科重症监护室开始组建时,成守珍接过重担,担任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大到监护室的布局,小到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的安装、使用及管理,事无巨细,她都一一到场,亲自过问;同时还不断学习重症监护领域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动态,并将混合静脉氧饱和监测、床边血气分析、血液学动力学监测等疑难复杂护理技术应用于病人。
成守珍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工作第3年,成守珍考入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口语班。因英语水平出色,2005年,她应邀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的国际会议上做同声翻译。同事说,成守珍的嘴里总会冒出一些医学英文词汇,为了训练大家,进口仪器上也不允许贴中文标示。“我学英语不是为了出国,只是希望能够学以致用,用自己的努力带给更多病人健康。”成守珍对国外最新的重症监护领域的新技术、护理指南非常熟悉,且实时更新。
从业39年,即便管理着中山一院护理团队3000余名护理人员,同时还担任着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负责护理质控中心工作,成守珍始终没有离开临床。她还主编过临床护理专著、教材10余部,参与过多项重大突发事件的伤员救治工作。2009年,成守珍的《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及培训方案研究》获首届“中华护理科技奖”三等奖,并作为获奖者代表在中南海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接见。成守珍相信,“我们要有救人的心,还要有救人的能力。好的护士也能成为专家。”
5月12日,正在塞尔维亚抗疫的成守珍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护士节”。没有讲座,不参加“十佳护士”评选,也没有街头义诊,但在异国的奔忙,尤其在全球携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刻,让成守珍体悟到其中的特殊意义。“护士在抗击疫情、挽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希望全社会也更多地关心和尊重护士。”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疫情的常态化存在,使得医护工作者面临“时刻准备着”的使命和召唤。成守珍的征途,也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