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人物频道>> 大家名家

孙立新:匠心是最珍贵的技艺

2020-07-16 10:48:03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有话说
0

  作者:张志勇

  接到孙立新的电话,他正在浙江图书馆举办个展。颇诧异,他是景德镇陶瓷艺人,何以将展览办到杭州?况且又是特殊时期。他解释说,浙江与江西山水相连,本来也相去不远。此外,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跨省往来交流逐步放开,这场展览也是对复工复产的一个呼应。

  最早和孙立新认识,是10年前去婺源出差路过景德镇时,他个子不高,且瘦,戴副眼镜,总是斯斯文文的样子。这次展览也是他从艺40周年的一个回顾展,年近八旬的老父亲在现场布展时一一督导,父子二人共同主持着“孙公窑” ,这块招牌的背后,是景德镇陶瓷近代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孙公窑的四代传人

  要谈孙立新,还得先说孙公窑。

  孙公窑的创始人是孙立新的曾祖父孙洪元。孙洪元生于1894年,时逢乱世,又因父亲早逝,家庭贫穷,不足9岁便到景德镇坯房学拉坯。老板请做坯师傅加夜班,他便藏在坯房楼上,从板缝中窥探,揣摸各种器皿造型特征。等师傅熟睡之后,又偷偷上车学艺,一旦被师傅发现,便遭毒打。他却愈加勤奋,潜心研究。经过10年学徒生活,成为制作大件的高手,便自立门户,经营“孙荣记”瓷厂。他是拉坯高手,且在制作青花瓷、配制颜色釉方面颇有建树。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他曾在建国瓷厂专门配制高温颜色釉和釉下瓷用颜料。

  第二代传人孙振东生于1924年,只读了4年书,便辍学随父学艺,主攻利坯,兼涉其他工种。后担任建国瓷厂的高级技师。他研制的青花釉里红曾获全国陶瓷展评“优秀作品奖” 。

  孙立新的父亲孙同鑫,因家中弟妹多, 12岁时停学从艺。初学琢器雕塑,冬天用手和泥,不意将手冻裂溃烂,遂改学画青花,拜一代青花高手王步、胡诗看学传统青花,以及在程子旭门下学习釉下五彩绘瓷技艺。经勤奋探索,他突破釉下彩历来采用分水及勾线等传统表现方式,利用新工艺新材质,混合运用水、油、色、泥,将泼墨技法融入釉下彩画面之中,并准确把握高温烧成后的呈色变化规律,尤其是陶瓷泼墨技法的独创,极大地拓展了青花艺术的表现形式,成为著名的釉下彩专家。1998年成立孙公窑艺瓷坊,专心研究高温陶瓷的窑彩艺术。

  到孙立新,孙公窑传至第四代, 1980年,孙立新正式随父亲学艺。1981年师从程曲流专习西画, 1985年师从傅周海学习中国画, 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后进修于北京画院。他突破瓷业分工界限,涉学拉坯、利坯、原料配制和多种成型工艺,和父亲一起主持孙公窑艺瓷坊,制作各种生活陶瓷器皿,造型和装饰风格渐趋多元。

  二、十三岁学艺

  和父祖辈一样,孙立新在童年时期开始和陶瓷打交道。记忆深处,小时候晚上醒来,总能看到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在瓷器上绘画的背影。懵懵懂懂中,陶瓷绘画已在他的心中萌芽。

  1980年, 13岁的孙立新开始随父学艺,进入国营红旗瓷厂当学徒。当时,根据国家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政策,他可在父亲所在的单位做学徒。这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学徒制。他进了厂,主要是跟着自己的父亲学,也可以跟其他师傅学习。

  “我赶上了国营陶瓷厂的好时候。我们也是最后一批接受传统手工艺教育最严格的学徒。后来条件好了,读书的机会多了,这种学艺方式就淡化了。 ”孙立新说。

  严师出高徒。在这里,师是父、徒是子。孙立新也会跟其他师傅学艺,但主要还是由父亲来教。当时,他对父亲的严厉教育很不满:同龄人都在玩耍,为什么不挨骂?但事实证明,正是当父亲的严格,当学徒的才能顺利出师。

  “有时候,家里条件好的同学前一天看了电影,第二天讲给大家听,讲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也忘乎所以,父亲一个螺丝扣就敲到脑袋上,眼泪当场就下来了。 ”孙立新回忆说。

  老师傅之间有竞争,学的好不好,关乎父亲的颜面,更关乎子女成才与否。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厂公私合营,我奶奶送我父亲去瓷厂的时候,说:‘过段时间我来看你,用大板车去你师傅那里拉意见。 ’她说要用大板车去拉意见呢! ”这句话让孙立新的印象很深。

  做学徒,一方面是学艺,从画传统古瓷图案到学习中国画,从陶瓷拉坯到烧制,从学习祖传配制釉到试验各种颜色釉料;另一方面是学做人。当时也没有闹钟,但是他六点就起床了,七点十分到厂里,八点钟上班之前,扫地、把每个师傅的桌子擦一遍、收拾隔夜的茶水。在传统的师徒关系中,这些都是学徒应尽的本分。

  做完这些杂活后,他才开始练习陶瓷制作的基本功——学画线条。隔夜茶水也派上了用场,因为茶水经过发酵,是熟水,有胶性,画青花时不容易被擦掉。

  3年后,经过老师傅们的严格考核和集体打分,孙立新顺利出师。当年同一批进厂的少年学徒,有的已改了行,而他坚持到了现在。

  孙立新作品

  三、一座城和一个人

  在景德镇,一个陶瓷艺人的成功,和景德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就像宜兴之于紫砂艺人、镇湖之于苏绣绣娘。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史籍记载,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 ,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因该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

  在景德镇,瓷器店铺林立,孙立新的店面并不十分显眼。店门上方“陶瓷世家”的大幅题字显示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身家传承。“陶瓷世家”是景德镇官方于1994年授匾,总共24家,从事陶瓷艺术的18家、从事陶瓷工艺的6家。

  “我们家从事陶瓷始于清末民初,父亲快80岁了,其他几家的掌门也都上了岁数,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每一户背后都有一篇称得上传奇的故事。 ”多年以后的孙立新,依然瘦,老成持重,言谈间不经意地会发出一两声轻叹。

  千年不熄的窑火,世代不断的制瓷,培育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无数的能工巧匠以其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在大地上创造出这座陶瓷重镇。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又该怎样诠释景德镇?

  在他的工作室,地上、柜子里,是瓷壁上的听泉观云、是春花秋月、是婴戏蝶舞……是景德镇强大瓷艺传统的沿袭。

  他潜心研究景德镇制瓷历史,多次探访景德镇古窑址,骑着摩托车去一些民窑旧址废墟寻找残破瓷片,搜索上面无名画匠画的青花图案,借此汲取民窑陶瓷美术的营养。

  他广为人知的“婴戏图”系列画瓷作品,造型简练生动,寥寥几笔,嬉戏婴孩跃然欲出。他继承了中国画人物造型技法,又有几分民间泥塑的影子,既寓意欢乐祥和、多子多福,又恰当融入今天的审美需求,鲜活可爱。

  孙立新继承了父亲的青花泼墨技艺,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不断创新。近些年他创作的瓷画山水,如《空山新雨》 《富春山居图》等,靛青氤氲在洁白的瓷面上,寄托着文人式幽远哲思。

  从早年的崇尚自由到后来的追寻传统,显示出孙立新艺术创作上的切换和逆转。走出这条艺术轨迹的陶瓷艺人也不止他一人。这种转换的动力,来自景德镇这一强大审美系统的巨大引力,让他成为这座城的一部分。

  四、一次出走

  他也曾离开过景德镇。

  1993年国有企业改制,厂子不景气,孙立新离开了红旗瓷厂。那时候,国家鼓励下海搞生产自救。征得家人同意后,他只身前往深圳打工。

  在深圳打拼,成为他一生中重要的转折。

  深圳有一位老板请他做陶瓷设计师,月薪3000元。那时候,他原先所在的陶瓷厂工资不到400元,而且只发一半。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他注意到瓷器市场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日用瓷器不再垄断市场,那些拥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现代陶瓷正在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香港礼品博览会上的见闻,更让他大开眼界。

  1997年,祖父去世。临走前还对他们说: “等我病好了,我带你们开作坊。 ”带着他的期望,他继承了“孙荣记” ,为纪念祖父,将其更名为“孙公窑” 。

  1998年,他离开深圳回到景德镇。

  在景德镇办理人事手续时,一位老领导的话对他触动颇深:“如果每个人都跑到外面去,那景德镇肯定搞不好。 ”

  回到景德镇之后,他的工作调到了陶瓷博物馆,在博物馆画仿古瓷。这里有在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管辖的景德镇陶瓷馆,为了丰富陈列的历史传承性,由当时的军代表向国家申请调拨故宫藏品(历史上景德镇制造的)36件国宝级陶瓷,供景德镇师傅参考学习之用。工作的要求也让孙立新有机会上手看到这些古代师傅做的传世经典陶瓷,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匠心独运。

  “祖父和父亲他们是真正传承了古代师傅的匠心,而我们,就差得远了。我们没有钻进去。 ”

  陶瓷艺术是盛世艺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艺术陶瓷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孙公窑的传人,他想把孙公窑做成一个优秀的陶瓷传承点,一个有创新设计亮点的窗口。

  五、五十知天命

  近些年,到景德镇画瓷的外地艺术家很多。接受过现代艺术洗礼的他们,如今在瓷壁上像匠人一样描山绘水。

  以前,艺术家对陶瓷知之甚少,也没机会看到陶瓷艺人作画,不了解材料,有些名家大家到景德镇画了几个瓷器便不画了,他们发现瓷器不那么好画。

  后来,艺术家经过了综合训练,看陶瓷师傅作画,很快就学会了。

  孙立新肯定他们为瓷画带来了新的东西。他们的视觉经验,为瓷画带来了新的感觉,因为他们的大胆和没有传统陶瓷的用色束缚,让创作较为自由。这是之前的传统陶瓷师傅没条件学习采用的,因为以前陶瓷颜色及釉的种类不够丰富,而且坯体珍贵。

  “我们学艺的时候,都是用破的坯体,想画个完整的碟子也得有条件。现在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好的坯体。 ”孙立新说。

  但同时,他也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景德镇瓷艺的未来并不在于引进的那些画家和艺术家。

  因为景德镇是一座工匠城市。

  无论画家、艺术家,还是工艺美术大师,重要的是有没有工匠精神、能不能创作出传世之作,作品能不能媲美故宫里留下的那些瓷器。

  曾经有一位著名画家画陶瓷大缸,马头在这边、马臀在那边,这就很不符合工艺美术的要求。陶瓷是手艺活,每个角度都要完美,不能一挥而就。平面构图也许很好,用在立体的陶瓷上,可能就不那么美了。

  “通过实践,发现自己单一用国画的韵味,通过工艺的手段画到瓷器上去,从工艺上看是很不够的。 ”孙立新说。

  他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那条路,可能在听瀑图中的瀑布后面,可能在花鸟图的藤蔓阴影中,也可能在瓷板的温润反光里、在窑火照亮的地方。

  五十而知天命。回顾40年瓷艺,他说:“原来我还是挺骄傲的,现在却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 ”

  如今,孙立新虽然仍在坚持瓷艺创新,但在作品的完整度上,他是向古代的匠心看齐: “不仅要流行,还要经典。做出有灵魂的器物,才是对工匠传统的最好传承。”

[责任编辑:丛芳瑶]